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曾經這封只有短短四個字的辭職信火爆了網絡,這是來自河南一所學校的教師筆下,被網友譽為是世界上最具有情懷的辭職信。后來的她辭去了工作,離開了生活幾十年的地方,開始了她喜歡的生活,一邊旅行一邊生活一邊工作。旅行社?今天就來為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么。
有的人,平時省著花錢,想存錢去旅游,然后走時風光,回時累,說是愉悅身心,放松壓力,實際到了地之后只管吃吃拍拍,上車睡覺,停車撒尿,下車拍照,吧旅行過成這樣的是在是不能稱之為旅行,最多就是旅游。
人們?yōu)槭裁匆眯校?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旅行。 對每個人來講生命就是一場盛大的旅行。你我皆是匆匆過客、過隙白駒。只不過人生的旅行與我們的日常旅行有所不同, 那就是:在人生的旅行中, 你永遠也無法買到返程的車票。歧路不可返不可逆, 你更不知道在哪里下車。我們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。人生多半便是苦累交加,悲喜交纏。你停留一霎,乍一轉身,便是天涯。山河依然悠悠,細水依舊長流,但你已到另一個世界去旅行了。
熱愛旅行的人,往往是最熱愛生活、最珍惜生命的人,總希望在一輩子的時間里體驗夠兩輩子不同的世界。 林語堂說過: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,經歷者流浪者的快樂、誘惑和探險意志。旅行必須流浪式,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?!恫烁T》曰: 山川云物,高人以之助學識,而俗子徒玩其光華。所以說,“旅游”是游玩;而“旅行”則是一種修行。一輩子是場修行,短的是旅行,長的是人生。
遠離一個城市奔赴另外一個城市,無論這個城市給你的感覺好與壞,無論是住新的客棧,還是坐一趟陌生的航班,想象自己的身影曾經在某個地方歇息過一晩,在某個地域的上空掠過,那么這個地方從此對我們來說就不那么陌生,它就與我們的生命聯(lián)系在了一起。旅行就是不斷的認識新的人群,來一場天南地北的相遇,然后分離。旅行就是不斷地體驗歧路帶來的不同風光,發(fā)現(xiàn)有趣的人生。旅行,就是道一聲:久違了,那些被我們忙碌生活所忽略的珍貴的東西。
旅行的意義是什么?或者說何為旅行的真諦?我以為,要說一個人的旅行對世界沒有意義也說得過去。因為在悠悠天地中,你孑然一身,隱入蒼茫自然,如滄海一粟,意義幾乎可以不計。如一定要說旅行對個人有什么意義,我用16字概括:丈量世界,注目蒼生,觸及靈魂,找到新我。經常地旅行,意義就在腳下,有人其實就是邊旅行邊探尋人生的意義。畢淑敏說:人生終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。旅途不僅是行走,更是與心靈和解、與世界溫柔相擁的過程。
旅行就是從常態(tài)生活走向非常態(tài)生活,甚至有些人又把非常態(tài)變成常態(tài)。從熟悉走向陌生,又從陌生走向熟悉。從審美疲勞走向驚鴻一瞥,旅行其實是以肉體的疲累和磨練獲取靈魂的更新。下一站和下一個渡口,永遠充滿了神秘、迷茫和困惑。無數(shù)的未知、偶然和陌生等著向你撲來。
旅行的魅力何在?旅行的魅力也許就在遠方,是充滿了變化的挑戰(zhàn)性、不確定性和神秘性。 世界是造物主賜予每個世人的禮物,旅行就是親手去拆開這件禮物的包裝,去收獲接二連三意外的有趣、驚喜和偶然。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一種久違的感動。
享受和大自然的融合之樂,偶爾做一個忘記了時間的鐘。渾然忘我,天人合一??傆幸恍└吒卟坏降穆罚傆幸恍╈F霾里聞不到的空氣,總有一些在寫字樓里永遠遇不到的人。你在埋頭玩手機的時候,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;你在抱怨生活的茍且的時候,花蓮的飛旋海豚正濺起太平洋的白浪,斯里蘭卡的藍鯨正躍出印度洋;你擠進擁擠的地鐵吞吐著渾濁的空氣時,尼泊爾的背包客正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慶賀;你在蠅營狗茍中算計的時候,藏人卻正在一絲不茍地為了信仰磕著長頭轉著山。
有人說:要么讀書,要么旅行,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。世界是一本書,不旅行的人可能只看到其中的一頁。旅行教會你從無字處讀書、教會你謙卑、教會你觸摸天地山水造化的魂魄。馬克吐溫說:旅行是消除無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。旅行讓你走著走著,在某個因緣際會之間,突然重新認識了自己。旅行是自我救贖,是去陌生的遠方尋找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,讓自己重獲能量,如若新生。每一次出發(fā),其實就是去遠方給自己打一次雞血。在峰回路轉之間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那個與自然同樣浩瀚未知的心靈世界。你看了別人未看過的美景,遇到了別人未遇到的人和事,嘗了別人未嘗過的美食,不知不覺中,你的三觀和氣質已經發(fā)生了改變。你的心胸會變得更加包容,你的眼界會變得更加寬廣。這不就是“刷新”了自己了嗎?“刷新”了你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嗎?一言以蔽之就是:詩意觀世界,刷新世界觀。其實,旅行的過程,也是解決哲學思考“我是誰?”的過程。
推薦閱讀:
>>>
>>>
友情鏈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