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溫泉可以增汗排毒,舒緩神經,尤其是緩解旅途的疲勞,所以在旅途中如果有溫泉相伴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,那么泡溫泉也有很多知識,比如肌膚是否適合泡溫泉,怎樣泡溫泉最有益健康,您都知道嗎?下面小編整理了溫泉常識,分享給大家。
a.泡前——選溫度,看酸堿。泡溫泉前,問問服務人員溫泉的泉質、酸堿值是多少,酸度或堿度過高的溫泉最好加自來水進行稀釋。
b.有失眠、神經衰弱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腦溢血后遺癥的人應選擇37℃-38℃微溫的溫泉;而有風濕病、腸胃病、神經痛等的人應選擇43℃- 45℃的高溫的溫泉;皮膚有傷口或霉菌感染等問題,最好不要去泡溫泉。泡前進行身體清潔時,不需使勁搓洗,免得皮脂膜被搓掉,讓泉水刺激皮膚。
c.泡時——不超時,敷面膜。泡溫泉的時間一般為一次20分鐘左右,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。在熱氣裊裊的溫泉池里,臉上的毛孔中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,從而損傷皮膚,最好泡時敷上面膜,或用冷毛巾抹臉。
d.泡后——別開車,要保暖。泡溫泉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,在身心得到全面放松的同時,靈敏度和注意力也有所下降。所以,駕車的人泡溫泉后一定要休息兩個小時以上才可開車。
e.而泡后馬上按摩就等于血液同時經過兩次加速,加大了心臟的血量攝入,可能出現(xiàn)身體缺血或暫時性的休克。泡溫泉后還需注意保暖,要拭干全身,尤其是腋下、胯部、肚臍周圍、四肢的皮膚皺褶處,隨即在臉部和全身抹上乳液來保濕,鎖住皮膚的水分。
你的肌膚適合泡溫泉嗎?
泡溫泉能將身體中的水分及有毒物質排出,干燥性皮膚及過敏性皮膚,有傷口的人要特別注意,應避免強酸性溫泉,泡溫泉時間也不宜過久,泡浴后擦上乳液保護皮膚。最好以30分鐘為標準,且每日最多以不超過三次為限,泡溫泉時間可視個人需要及泉溫而有所不同,“泡湯”才能充分發(fā)揮療效。
溫泉溫越高越好嗎?
這是錯誤的,溫泉溫度在35-43℃,為一般人較能接受,泉溫太高,反而會使皮膚干燥或晚上興奮得睡不著,對身體虛弱的人可能造成神經衰弱、虛脫等癥狀。過熱的溫泉對男性精子質量與活動力都會有影響,因此對于正值育齡的男性最好不要泡太久或是泡在過熱的泉水里。
溫泉泡多久才算健康?
有人認為浸溫泉的時間及次數(shù)愈多愈好,這也是錯誤的。其實浸溫泉的時間拉長,次數(shù)愈多,會使肌膚的水分油脂加速流失,一般最好以30分鐘為標準,且每日最多以不超過三次為限,浸溫泉時間可視個人需要及泉溫而有所不同,“泡湯”才能充分發(fā)揮療效。
溫泉的益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
溫度作用: 池水溫度在37℃-40℃時,對人體有鎮(zhèn)靜作用,對于神經衰弱、失眠、精神病及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腦溢血后遺癥的患者有很好的療效。池水溫度在40℃- 43℃時,稱高溫浴,此時對人體具有興奮刺激的作用,對心臟、血管有較好作用,對減輕疼痛、治療神經痛、風濕病、腸胃病均有療效。同時,還可改善體質、增強抵抗力、預防疾病的作用。
壓力和浮力的作用:入浴溫泉時,水對人體產生了壓力,胸腔和腹腔受到壓迫,影響到循環(huán)器官和呼吸機能,有利尿和治療浮腫的作用。水對人體產生的浮力作用,使人的體重減輕。在地下不能行走的人,在水中活動比較方便,泡溫泉對半身不遂、運動麻痹和風濕病患者進行運動訓練,對恢復健康有很大作用。
泡溫泉貴在長期堅持
溫泉水富含多種元素,浴之,可溫經通絡、暢達氣血、祛寒舒筋,對慢性疾病也有很好療效。滾燙的溫泉水可舒筋活絡,消除疲勞,減輕壓力。浸泡半小時,等于長跑兩公里。泡溫泉為減肥的最佳捷徑,熱水能去油膩,溫泉也能去掉身體的脂肪。常泡溫泉可使皮膚白皙、光滑,富有彈性。
泡溫泉六步曲
第一步,探試池溫。先用手或腳探測泉水溫度是否合適,千萬不要一下子跳進溫泉泳池中。
第二步,腳先入池坐在池邊,伸出雙腳慢慢浸泡,然后用手不停地將溫泉水潑淋全身,最后不時讓全身浸入到泉水中。
第三步,先暖后熱。溫泉區(qū)內設不同溫度的泳池,從低溫度到高溫度泉浸泡要循序漸進,逐步適應泉水溫度。
第四步,掌握時間,一般溫泉浴可分次反復浸泡,每次為20至30分鐘,如果感覺口干,胸悶,就上池邊歇一歇,做一做舒展體操運動,再喝一些餾水以補充水分。有些人喜歡讓全身泡得通紅,但要注意是否會出現(xiàn)心跳加速,呼吸困難的現(xiàn)象。
第五步,按摩配合,適當?shù)难ㄎ话茨訌姕厝=〉墓π?對一些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。
第六步,注意沖身,盡量少用洗發(fā)水或沐浴液,用清水沖身則可。
溫馨提示小七條
(1)浸泡前飲一杯溫開水或碧泉茶(約200毫升),盡可能排盡大小便。
(2)飯后勿立即泡溫泉,隔一小時左右浸泡為宜,否則會妨礙食物消化。
(3)饑餓勿泡溫泉,否則容易疲勞和發(fā)生低血糖、頭暈、心慌、甚至虛脫。
(4)浸泡至全身出汗為好,但勿大汗淋漓。若泡得全身通紅,應注意是否會出現(xiàn)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等現(xiàn)象,若然,應停止浸泡。
(5)冬季浸泡后離池時,注意保暖防感冒。
(6)有冬泳習慣者,可先在溫泉水中游泳10分鐘左右,再到冷泉中游泳3分鐘左右,反復交替進行,最后在溫泉中浸泡,讓全身中小血管舒張、收縮,是很好的“血管操”,可防治血管硬化病和微循環(huán)障礙等病癥。
(7)浸泡后應適當飲淡鹽水或溫開水、碧泉茶。浸泡過程中,盡情享受,舒展全身。
下次去溫泉池記得這些知識點,相信對您是有一定幫助的。
相關閱讀:
友情鏈接: